小学的学习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,需要在生活中、学习中不断的积累,同学们可以通过生活中的大数知识点巩固自己所学知识,看自己有哪些知识点还未掌握!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,下面虎知道为您精心整理了6篇《《生活中的大数》教学反思》,希望能对您的写作有一定的参考作用。
教学目的:
1、过实例,体会生活中有大数,感受学习大数的必要性,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。
2、通过数正方形等操作活动,认识新的计数单位“千”“万”,并了解单位之间的关系。
3、通过“拨一拨”“摆一摆”“估一估”“比一比”等活动,对大数有具体的感受,发展数感。
教学重难点:
认识新的计数单位“千”“万”,并了解单位之间的关系。
教具:情景图
教学过程:
一、说一说。
四幅图主要说明生活中有大数,并扩大同学的知识面。
先出示四幅图片,同学说一说这是什么地方,有多高;用肉眼看到的星星有多少颗;我国已发现的鸟类有多少种。教师出示图片说明,同学发现这些数都比过去学过的数要大,在生活中存在很多象这样的大数。
二、说一说。
1、找一找生活中的大数,并与同伴说一说。
使同学体会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,鼓励同学用数学的眼光看待周围事物。
让同学像笑笑和淘气那样找一找生活中的大数,在小组内与同伴交流。
2、一共有多少个小正方体?
借助正方体的模型,使同学对一千有初步直观的感受。教师鼓励同学通过学具操作,认识新的计数单位。
3、认识一万。
协助同学认识一万,用图片演示,引导同学一千一千地数,10个一千是一万。
三、说一说。
通过具体情景,使同学对一千、一万有具体感受。
四、填一填。
在前面一系列数学活动的基础上,让同学填写新的计数单位,可让同学独立填写。万以内数位顺序是万以内读、写的基础,必需要让同学熟记。
五、说一说。
通过“个”“十”“百”“千”的几何模型,使同学对万以内的数有具体感受。
第(1)题:可以直接看出有一百二十五个小正方形木块。
第(2)题:运用10个一是1个十的单位之间的关系。一共有一百四十二个小正方形木块。
第(3)题:运用10个十是一百的单位之间的关系。一共有一百零五个小正方形木块。
第(4)题:有一千一百一十六个小正方形木块。
七、涂一涂。
使同学对万以内的数有具体感受。同学涂出的小方格让大家一眼就能看出是二百三十八个小方格。让同学仔细观察用红线围成的正方形是一百个小方格,正方形中每长条是十个小方格。
安排作业:
p29
一、教学内容
第四单元“生活中的大数”第一课时“数一数”。
二、教学目标
1、通过数正方体等操作活动,认识新的计数单位“千、万”,并了解单位间的关系。
2、通过实例体会生活中有大数,感受学习大数的必要性,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。
3、通过“估一估”“摆一摆”等活动,对大数有具体的感受,发展学生数感。
三、教学重难点
认识新的计数单位“千、万”,并了解单位间的关系
四、教法学法:
创设情景法、多媒体演示法、探索交流法
五、教具
cai课件、数学课本
六、教学过程:
(一)创设情境,生成问题
1、由生活中的大数引入。
师:课前老师已经安排同学们收集了生活中一些比较大的数,下面请你们拿出来,现在把你们收集到的大数和同桌交流一下。(同桌说)下面我想请同学起来汇报一下。(指名说)你是怎么收集到的?(教师适时鼓励,你真棒,知道询问家长,你真会学习,知道到书里面去找,知道在网上查)
师:同学们真有办法,竟然搜集到这么多的大数,老师呢在课下也搜集了一些大数,你们想不想看看? (想)
2、提供信息,感受生活中的大数
利用课件依次向学生呈现课本中的四幅图片,每呈现一幅图片,通过师生对话,先请学生说一说自己知道的有关图片的信息,教师给予适时的评价,再出示文字信息,指名读一读具体的信息。师:大家看一看图中是什么?关于它,你知道些什么?大家看一看跟大家带来的文字信息,谁在来读一读?
师:大家想一想我们同学们搜集到的数以及这些数学信息中的数,与以前我们学过的百以内的数比较,有什么变化?(都变大了)对,都变大了,也就是说它们都是一些“大数”,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一起认识——生活中的大数。(板书课题)
(二)探索交流,解决问题
1、揭示课题,激发兴趣。
师:同学们,我这儿有一个大正方体,这个大正方体是由很多个小正方体组成的,想不想知道这个大正方体是由多少个这样的小正方体组成的?(想)好,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数一数。(板书课题:数一数)
这么多小正方体,我们怎么来数呢?(先独立思考,再同桌讨论,认为可以先数出一排是多少,再一排一排地数排,再再一层一层地数)指名说
2、课件演示,探索新的计数单位“千”、“万”
(1)师:下面我们就先数一数一排是多少?课件演示,师生共同来数,(课件:我们一个一个地数, ____个是1排。)知道10个是一排,也就是10个一是十。师板书:十 个
(2)师:接下来再怎么数呢?
生:10个是一排,我们再一排一排地数,也就是10个、10个的数。
一、情境导入
师:小朋友们,让我们一起畅游世界,进入科技之门,看看美丽而奇妙的。世界!(播放cai:出示图片)
师:看了之后,你们从图上知道哪些信息呢?
生:(板书:生活中的大数)
二、认识计数单位“百”“千”“万”
1、说一说
① 由学生说出在准备100根火柴时,他是怎么数的?学生一起数,一个一个地数,数到10。(出示cai,板书:10个一是一十)
② 每人都有10根火柴棒,指几名学生收集火柴棒,并说出用什么方法得到的?
③ 由学生说出准备100粒黄豆,是怎么数的,有什么简便的方法?
2、数一数(课件显示:积木图)
① 学生先思考、讨论
② 教师指导(cai:出示一排10个小正方体),每10个一排,共10排(学生一起数)。
10个10排是100。(板书:10个十是一百)
③ 每100个是一层,一层层地数,数到900,10个百是多少?(出示课件)。10个百是1000。(板书:10个一百是一千)
④ 现在由学生收集1000粒黄豆,并说出用什么方法?
3、出示10个这样由1000个小正方体组成的正方体(课件显示)。学生们数,数到9000时,10个一千是多少?
10个一千是10000。(板书:10个一千是一万)
三、巩固练习
1、笑笑带来的问题——一本书有100页,10本书有多少页?(师示范:又叠上10本书)
2、淘气带来的问题——我校大约有一千名学生,像这样的10所学校大约有多少学生?(出示课件:天安门广场周年庆典情境)
四、课堂小结
师:今天我们学习了这么多大数,你们有什么收获呢?
生:
师:好,现在可以把你们课前收集的关于大数的资料和小组同学门交流一下。
1、联系生活实际,体会生活中的大数,感受学习大数的必要性,激发学习教学的兴趣。
2、通过“说一说”、“数一数”等活动,对大数有具体的感受,发展数感。
3、通过活动,认识新的计数单位“千”“万”,并了解单位之间的关系。
教具:cai课件
学具:每人准备100粒黄豆、10根火柴棒
教学目标:
1、联系生活实际,体会生活中的大数,感受学习大数的必要性,激发学习教学的兴趣。
2、通过 数一数 说一说等活动,对大数有具体的。感受,发展数感。
3、通过活动,对计数单位千有进一步的了解,并知道单位之间的关系。
教学重点 :
感受大数,发展数感,体验数与生活的密切联系。
教学难点:
学生自主探索认识一千
教学准备:
课件、每人准备100粒黄豆
教学设计:
一、复习导入
1、10个一是( )
2、10个十是( )
3、一个三位数从右边数第一位是( )位。第二位是( )位。第三位数是( )位。
二、探究新知
1、师出示一小桶黄豆,请同学们估一估有多少粒豆子?
生自由发言。
2、如果想知道有多少粒豆子,你有什么好的方法?和你的同桌讨论一下。
师:有没有最好的方法?(先数出十粒,再分出十个这么多放在一个杯里,大约就是一百,然后再盛十个这么多就是一千了。)
学生用总结的方法再试一遍,感受一下一千粒豆子有多少。
三、律动(我们来交换)
仿照21页第7题小组游戏
1、师:在我们身边找一找还有哪些可以用一千表示呢?请同学们把数学书合上,这本书大约有50张纸,几本摞起来会是一千呢?(学生独立思考)
2、出示10个这样由100个小正方体组成的正方体(课件显示)。
3、出示一张有100个笑脸的贴纸,几张笑脸可以呈现一千个笑脸。板书(10个一百是1000)
四、巩固练习
1、我们数数到900时,10个一百是多少?
2、笑笑带来的问题一本书有100页,10本书有多少页?(师示范:又叠上10本书
3、淘气带来的问题我校大约有一千名学生,像这样的10所学校大约有多少学生?
(出示课件:天安门广场周年庆典情境)
4、完成21页第5题
五、课堂小结
师:今天我们学习了这么多大数,你们有什么收获呢?
以上就是虎知道为大家带来的6篇《《生活中的大数》教学反思》,能够给予您一定的参考与启发,是虎知道的价值所在。